如何改掉小朋友的壞習慣?
許多家長會擔心小朋友沾染壞習慣,有些時候很難完全避免,倘若小朋友真的沾染了一些「自己看不過眼」的壞習慣,如何幫助小朋友改掉他?
如果壞習慣影響小朋友的健康、及導致身體受傷,那麼父母擁有足夠的理由及權利介入。如何介入呢?
第一,找一個好時機單獨和小朋友談談。不論小朋友是六歲或是十六歲,他們正在專注玩樂的時候是很難和他們好好溝通,而且「四目無人」為最好。何解?即如有兄弟姐妹,切勿在其他兄弟姐妹面前談及一些孩子可能會感到尷尬的話題,如果時機找不好,令小朋友感到尷尬,很難再找下一次機會再談,因為小朋友已經產生了戒心,根本不想和父母好好談談,更不會承認自己有甚麼壞習慣,爭論好辯的小朋友尤甚。
第二,引導孩子說出造成壞習慣的原因,並承諾一起努力改變他。許多時候,壞習慣導致的壞結果小朋友是心裡明白不過,或許也可以談及,但首要是談一談壞習慣的成因。當然許多成因是大同小異,但從小孩子口中說出,比我們說出來更有說服力;而且,由孩子口中說出,他們會感覺自己受到尊重,不是父母又把自己一套強加在自己身上。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,就是告訴孩子,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會從旁協助,也會一起努力改變,讓孩子感覺我們是同行者,而不是只會說「風涼話」的塘邊鶴。
第三,接納小孩子的改變速度。從前有一個說法:「學壞三日,學好三年」。所以,我們會接納小朋友的改變速度,能快速改變當然感覺良好,但如果改變速度較慢,我們也要「無視」小朋友未能作出完全改變的「無能」,其實,當孩子壞習慣再犯,內心比我們還要清楚,所以只需要稍作提醒,或偶然選擇「無視」,假裝看不到,讓孩子發展自我監察及控制能力。
最後,如果導致壞習慣的源頭,和其他家人有關,那麼我們必須和家人們先好好商量,一起從根源杜絕壞習慣,阻止它漫延。深知家中的人也會對孩子影響不少,尤其是長時間在外工作的父母。如果工人、爺爺嫲嫲、公公婆婆是照顧者,我們要比對自己小孩更有耐性的教育他們,並告訴他們幫助小朋友改變壞習慣的重要性,有時這一步比幫助小朋友改變壞習慣更需要耐性及時間。
www.kaylau.org
www.instagram.com/mskayhomeyfamily
www.facebook.com/mskayofficial
https://youtu.be/4Qz3h6FwQ98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