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20的文章
圖片
   3歲小朋友經常「暴力」對待剛出生的弟妹 一定是父母偏心之禍? 3個方法可避免及改善 家長希望多生一個來陪伴子女,但是有害怕妒忌、偏心、甚至仇恨會出現,即使已經做了很多心理輔導、思想教育也好,情況可以和預期不一樣,那麼在做足輔導或教育的情況下,也出現一些嫉妒的行為可以怎麼辦?曾經有一個個案,就是一個三歲的女孩子經常在父母不為意的時候掌摑(當然小朋友的掌摑即大力的拍打,跟大人的不一樣)剛出生自己的弟弟,家長知道後也不知所措,除了感到愕然及驚訝外,就是大聲的責難這個為「姐姐」的三歲小女孩。其實在日常的生活中,只要我們做好這三個步驟,小孩子的嫉妒會減低。 1. 每事先考慮大的孩子 小朋友其實很懂得看大人的反應,如果我們能夠先考慮年紀較大的小朋友,小朋友會了解父母並不會因為剛出生的弟妹而忽略自己,他們會明白到「這個陌生人」不會令自己失去父母的注意和愛。所以,許多事情如果在可行的情況底下,讓哥哥姐姐作決定,並且在考慮事情的過程中,表示爸爸媽媽依然是以他為主要考慮的對象,小朋友的不安會減少。 2. 增加拍拖時間 明白到剛出生的小孩或年紀較小的孩子需要父母很多的照顧,所以父母會很自然的傾向把時間都花在弟弟妹妹身上,如果是這樣的話,爸爸媽媽可以考慮增加哥哥姐姐單獨外出的機會,例如爸爸媽媽只帶哥哥姐姐外出用膳、遊玩,如果不能遠,那就把小孩子帶到就近的地方吃過飯,玩過耍,重點是不把弟弟妹妹帶上,自己在和哥哥姐姐相處的過程中,把注意力全神貫注的集中在他們身上,小朋友會感受到即使剛剛所說的「陌生人」出現,父母還是願意花時間和自己相處,其實這個「陌生人」也不壞,接納弟弟妹妹的心會更廣闊。 3. 「忍」 剛出生的小孩或年紀較小的孩子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需要,所以,但凡聽到哭聲,父母便第一時間撲上去,希望儘快把他/她搞定,讓他/她平靜下來。但在這裏要告訴大家一個「忍」的秘密,但凡聽到哭聲,只需要知道嬰兒是安全的話,要「忍」著不要馬上撲上去,把注意力先留在另一個孩子的身上,尤其是正在和小朋友做一些事情時。到哭聲越來越大的時候,然可以輕描淡寫的問一句: 弟弟/妹妹哭了很久,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呢? 然後,慢條斯理地走近,並且照顧他。許多時候反而哥哥或者姐會先提出要求父母主動去照顧小朋友,因為弟弟/妹妹哭了很久。如果有另一位較接近嬰兒的家人,就請他先行照顧正在哭的嬰兒。只要看重正在和年紀較大的孩子,忍
圖片
   孩子怎麼罰也不停止「壞」行為, 家長要怎樣「罰」, 小孩才會明白遵從? 原來一招那麼簡單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會用懲罰來「糾正」壞行為呢?究竟怎麼樣的懲罰才是最有效的呢?為什麼怎樣懲罰小朋友也好像學會、聽不進?究竟是懲罰得不夠,還是小朋友出現了問題? 我們必須明白利用懲罰來糾正行為的方法,是利用人恐懼受罰的心理狀態來壓制犯錯的源頭,倘若犯錯的慾比受罰的恐懼強,懲罰就變得沒有效用,所以導致我們會產生一種錯覺:「懲罰要夠重,才能遏止人犯錯的慾望」。的確,我們不能否認刑罰重對大部分人是具有阻嚇作用的,所以我們一生人中比較少犯下所謂的彌天大罪。但亦有另一種社會經驗,就是動輒都用重的刑罰來阻嚇大小不一的「錯」行為,這樣是鼓勵人朝向更壞的行為發展,所以對於小朋友我們不能一概而論的用懲罰來阻止小朋友的「壞」行為發生,那麼我們可以怎樣「懲罰」才可以達到「阻嚇」的作用呢? 訂立合理行為後果(罰/規定) 首先懲罰和阻嚇是同一類的,但如果想用懲罰來減低小朋友犯錯的機會,我們必須要改變對懲罰的理解。 相信家長們都同意讓小朋友明白懲罰背後的意義是首要的任務,所以當我們訂立罰則的時候必需要清晰懲罰的動機,如果一開始是為了是他們恐懼然後停止所謂的壞行為,恐懼能夠帶出來的結果並不是理解,小朋友未必能夠學習到阻嚇性的懲罰背後的意義,所以懲罰並不能是阻嚇性的。 那麼要怎樣定立罰則呢?罰則,我們又叫合理行為後果,小朋友承擔行為的後果是他們能夠明白及合理的,舉一例: 小朋友玩具亂放,讓媽媽不小心踩到,幸運是沒有摔跤,只是腳掌有點疼痛。「罰則」是: 小朋友必須負責把玩具都收拾好,並且在每天睡覺前檢查一次,確保自己的玩具不會因為亂放而為其他人帶來不便,甚至受傷。 可能大家未必認為這個是「罰則」,因為要收拾玩具已經是小孩子的責任,但睡前要檢查一次確保沒有玩具亂放這一個動作是之前沒有的,況且這一個動作是比只收拾玩具要求高一個層次,也跟收拾玩具有關,倘若小朋友再犯,可以把沒有收拾好的「孤海遺珠」放在「休息室」內,讓玩具在那裡休息一天,一天後才把它拿出來歸還給小孩子。 以上是一個例子,「罰則」的重點是要加強小朋友某一方面行為的責任感,所以要和小朋友做不到的事情有關連,而不是做不到就「打手板」,或用其他方不相關連的罰則來使小朋友因恐懼而就範。 當然制定合理行為後果及執行是十分重要的,當中亦有一些小技巧,但家長
圖片
 別的小朋友在進步, 自己的孩子卻不同步 除了擔心,我們可以做以下兩件事 我們都很努力在教導自己的孩子,希望他們慢慢的成長慢慢的進步,好好裝備自己的孩子,讓他們可以不僅獨立,而且可以放快樂樂的生活。但在育兒過程中,事情不一定都是十分順利,最難堪之一,就是看見別人孩子的好,卻一丁點都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進步,那種不可以向孩子表達的失望、不安和憤怒是難以用筆墨來形容。失望是因為已經重重覆覆的提點,無論是的是軟招或是硬招;不安是因為怕自己沒有盡力而使孩子將來有一些不必要的發展;憤怒是因為什麼都好像做過了,得不到一定的回報,心中的氣餒向外宣洩出來變成了憤怒。除了擔心,我們可以嘗試做以下兩件事: 1. 緩衝地區(事地人) 如果小孩子在一件事情上重重覆覆都沒有改善,家長們都已經用盡所有的辦法,那麼找一些事情、一些地方和一些人物和孩子們製造其他共同的經歷及感受,我對孩子的失望、不安和憤怒用另一個途徑渲洩。有時就是因為欠缺這些緩衝地區,不斷的我同一段說話或同一個方法希望小朋友在同一個方向能進步,這樣會好選自己的意志力,消磨自己對孩子的信任,同時亦為孩子們建立一個牢不可破的信念: 我就是無論爸爸媽媽怎樣努力、我自己怎樣努力也是很難進步的 所以如果要使自己和孩子都相信進步的可能性,就要把希望他進步的地方先暫時丟棄,找其他事情和小朋友共同創造經歷,在生活的循環中,這樣的緩衝區會使小朋友畫自己有新的領悟及突破。 2. 數算孩子的好 人善忘的,無論是大人或是小朋友,為免自己和小朋友把自己的優點都忘了,在小孩子能夠完成一些事情的時候,肯定他的付出,如果不付出不止一次,就幫他所算他的好,例如: 今天你主動幫我拿又重又大的袋子,謝謝你的主動。記得嗎?上星期你也是幫助我拿這樣的袋子哦! 這樣可能係只會覺得不好意思,又或者家長覺得不好意思,因為大家都以為這只是小事一樁,但這些小事一樁的付出,可以正面的回應小孩,對於不停重複犯錯而好像沒有怎麼改善的孩子來說是一支強心針,讓他們覺得許多事情他們都能做到。其實有什麼比令小孩覺得自己能做到的信心重要呢? www.kaylau.org www.instagram.com/mskay_official www.facebook.com/mskayofficial https://youtu.be/4Qz3h6FwQ98